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换届会议暨境外华语资源库建设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华语HUAYU 2022-05-19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换届会议

暨境外华语资源库建设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


01

 第一部分 

Part1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换届会议

      2020年11月22日,由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暨南大学)主办的中心学术委员会换届会议暨境外华语资源库建设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海内外30多个国家共70多位华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华语教师、华校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平台云端相会,共谋中心未来发展之道,分享华语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为会议开幕致辞。邵宜指出,海外华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4月,是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暨南大学共建的研究平台。中心主任郭熙教授是拓荒者,在他的带领下,各任委员与成员不忘初心,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展望未来,中心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望此次会议为未来的研究寻求新思路,拓展新途径。此外,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境外华语资源的建设,如何活用资源库是一个大命题。

       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童盛强副教授宣读了海外华语研究中心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由来自海内外的17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由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名单

(按音序排列,共17人)

邓思颖(香港中文大学)

刁晏斌(北京师范大学)

郭熙   (暨南大学)

侯敏   (中国传媒大学)

胡士云(日本神户学院大学)

李嵬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

任弘   (华侨大学)

邵宜   (暨南大学)

苏新春(厦门大学)

王晓梅(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吴英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徐杰   (澳门大学)

杨尔弘(北京语言大学)

赵世举(武汉大学)

周洪波(商务印书馆)

周明朗(美国马里兰大学)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郭熙教授介绍了中心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自2019年至今,资源库新增20个子库,约5亿字,新增科研项目4项,论文13篇,讲座报告10项;2020年8月至9月,中心开办了首届海外华语资源搜集整理研习班。来自五大洲35个国家,共计270名海外华社社长、华校校长、一线华文教师和海外华文教育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此次研习。中心成员数次赴海外采访华界元老,如马来西亚董总前主席郭全强,泰国万盛集团董事长陈汉士等等。未来,除了继续完成社科项目以外,中心计划完成“地图集”和“蓝皮书”构想,推出海外华语资源搜集与整理丛书,建设好“华语”公众号,打造新的华文教材系列等等。

      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宇明教授及诸位学术委员结合各自的研究专长,高屋建瓴,建言献策,为中心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且富有建设性的学术建议,如用音频视频建设有声数据库,通过二维码链接形式出版有声书籍,推动华语资源库数据化、信息化建设,与后现代的融媒体时代接轨;关注华裔新生代的身份认同;研制“当代华语地区词常用词表”;将研究视野从“华语”拓展至“华语与华人”,从“华文教育”拓展至“华文教育+人工智能”等等。


02

 第二部分 

Part 2

境外华语资源库建设国际研讨会

      境外华语资源库建设国际研讨会包括三个特邀报告和八个专题报告。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邓思颖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李嵬教授做了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 李宇明教授


       李宇明做了题为“国际语言传播机构的使命与人类价值”的报告,主要围绕国际语言传播机构的概况,探讨了国际语言传播机构使命与价值以及针对这些机构的研究成果。他提倡学界需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和世界语言生活的广度来研究这些机构,还倡议在语言智能化迅速发展的当代,要利用信息化成果,发展泛在的智能教育。



特邀报告 邓思颖教授


       邓思颖的报告主题为“全球华语词汇语法研究的挑战”。报告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社区使用的华语词汇之间的异同,提出了“核心社区词”和“边缘社区词”这两个新概念。



特邀报告 李嵬教授


       李嵬的报告主题为“‘液态现代社会’和‘后多语’时代的‘全球华语’”。他从“双语”和“多语”的视角向大家介绍了“液态现代社会”和“后多语时代”的概念。液态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人们的行为常超越传统规范。身处“后多语”时代,人类社会需要多语、双语言和多模态。华语研究也需要根据“液态现代社会”和“后多语”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更新研究理念和方法。


       境外华语资源库建设国际研讨会的八个专题报告和报告主题如下:

专题报告

1.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郭熙教授:海外华语及其研究再认识

2.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王晓梅教授:华语与普通话说话人对马来西亚华语的认知——兼谈对全球华语的启示

3.暨南大学李计伟副教授:大华语视域中“向+NP+VP”结 构的共时差异与历时变化

4.北京华文学院姚敏副教授:海外华语传播路径及其作用研究

5.北京华文学院李春风副教授:华语传承模式变迁——以缅甸为例

6.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徐新伟副教授:东南亚华人坟茔别称的文化特质

7.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刘慧副教授:泰国北部地区华人家庭语言规 划与族群认同

8.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祝晓宏副教授:华语研究十五年


03

 第三部分 

Part13

中心成员杨万兵副教授做总结性发言

      中心成员杨万兵副教授做总结性发言。他称中心发展前景可观,因为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具备“四个有”。第一,有一个高瞻远瞩的学术委员会引航;第二,有一个以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为内核,同时面向海内外开放的华语研究学术共同体。近年来很多理论认识不断深入,诸多学术理念被提出、被接受、被流行,如郭熙教授的“祖语”概念,伴随着这些理论认识的逐步深入,海外华语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二者相辅相成,由此形成了能够吸纳世界各地的华语研究专家的学术共同体;第三,有广大的海外华人社会对华语研究事业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为华语研究纵深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四,有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暨南大学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2020年11月20日,教育部语信司司长田立新一行特意赴广州调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欣赞了中心取得的成就,也对中心未来的建设提出了期许与建议。中心当秉持开放、共享、互助、共进的精神,推动华文教育、华语传承、华语问题、华语资源以及文化遗产的研究,推动国家语言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此“四有”的保障下,未来的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必定大放光彩,更受瞩目。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志谢

感谢下方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领导莅临本次会议

邵  宜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

张  礼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院长

杨万兵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院长

童盛强  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李计伟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系系主任

感谢下方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委员、成员参会讨论

(按姓名音序排名)

邓思颖(香港中文大学)

刁晏斌(北京师范大学)

侯敏   (中国传媒大学)

胡士云(日本神户学院大学)

李春风(北京华文学院)

李嵬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

任弘   (华侨大学)

苏新春(厦门大学)

王晓梅(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吴英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徐杰   (澳门大学)

杨尔弘(北京语言大学)

姚敏   (北京华文学院)

赵世举(武汉大学)

周洪波(商务印书馆)

周明朗(美国马里兰大学)



志谢

- 左右滑动下方图片查看更多 -

       感谢广州大学王文豪老师与会,感谢2020海外华语资源搜集整理研习班的华校管理者、华文教师于百忙之中与会旁听。



文/图:刘慧  彭叶

编辑:张馨月



公众号 | 华语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